我是小E,宝骏E的E
去年才诞生在柳州,也走过不少柳州的桥,但是很多问题来了
柳州到底有多少跨江大桥?
都是哪些?
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发现很少有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我问了下今妹,
结合自己跑过的桥,
试着来回答以上几个经典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答案是变化的,
因为柳州一直在发展,
新的桥还会不断出现,
记得哦,
小E曾经这样系统地回答了柳州桥的问题。
最近关于柳州桥的权威消息是这样的1月12日,柳州市白沙大桥主塔“柳州之门”合龙,它是:柳州的第20座跨江大桥。
被誉为“桥梁博物馆”的柳州,柳江河上建成、在建、规划建设的跨江大桥,已达到24座。来看一份柳州目前最全的跨江大桥地图。
因为柳州桥多,很多初来柳州的人绕不清楚一桥、二桥、三桥、四桥。其实这是柳州人对桥的昵称。没有叫五桥,是因为约定俗成不方便,简单的数字难免让人分不清楚。数字命名的昵称,也就到此结束。
近十年来,柳江河上又新建了7座桥,建设部门还对静兰大桥、文惠桥进行了改扩建。文惠桥虽增加了姊妹桥,但名字仍是合称文惠桥,所以也只能算一座桥。
在统计所有的桥梁时,市中心河段常过往的市政道路大桥,大家都不会忘记。但是像柳州绕城北环高速路上的螺丝岭大桥、桂柳高速路洛维大桥,这类公路桥,却很容易被忽略。
桥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美,造桥技术更是越发精湛,不少技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领先,还获得了不少国家级建筑行业的顶尖大奖。目前,柳州已有三座跨江大桥获得鲁班奖,一座获得詹天佑奖。
柳州“桥梁博物馆”名单(按建成时间先后排列)
宝刀不老年-年上世纪8桥跨江
柳江铁桥
年建成,年重建。是保证湘桂铁路全线贯通和衔接黔桂铁路的重要桥梁,也是柳州年纪最大的桥梁。现在主要通行货运列车。
柳江大桥
是柳州市第一座横跨柳江的城市道路大桥,是60年代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全部使用国产高强钢丝的第一座T型悬臂加吊梁体系的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柳州人昵称她一桥。
河东大桥
广西首次采用顶推法施工的桥梁,也是当时国内一联顶推最长、最重的一座桥梁。柳州人习惯叫她二桥。
壶东大桥
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梁桥。仅用1年零50天完成施工,创造了广西建桥史上一个旱季建一座大桥的最快速度纪录。柳州人昵称她三桥。
静兰大桥
年建成,年改建,年底改建完毕。解决了国道、三门江渡口的交通堵塞问题,是当时国内实施改建规模最大的跨江大桥。
壶西大桥
为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广西第一座城市道路斜拉桥。柳州人昵称她四桥。
文惠桥
年建成,年扩建,年扩建完毕。是广西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抢眼独特的双虹姊妹桥,丰富了柳州桥梁的内涵。
洛维大桥
第一座跨越柳江的高速公路大桥,是柳南高速公路在柳州市区内的一条重要桥梁。
全面开花年-年桥梁博物馆不是盖的
双冲大桥
是当时柳州市车道数最多、最长、最宽、最高的一座桥梁,获鲁班奖。
红光大桥
年建成。是广西第一座悬索桥,也是柳州当时单跨最大的桥梁。
文昌大桥
为变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与双冲大桥相同,打破了柳州建桥史上追求“一桥一式”的传统。
螺丝岭大桥
年底建成。是柳州北环绕城高速路上唯一的特大桥。
阳和大桥
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与双冲大桥、文昌大桥相同。
三门江大桥
采用三跨双塔双索面部分斜拉桥结构,是我国首座宽桥面箱梁斜拉混合体系结构大桥。
鹧鸪江大桥
我国首座单主缆斜吊杆地锚式悬索桥,是柳州惟一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两个建筑大奖的桥梁。
白露大桥
与鹧鸪江大桥,北外环道路同一天通车,连通柳南区、柳北区、城中区河东片区。是当时国内市政公路钢桁拱桥梁中桁间距最大、跨度最大的桥梁。
柳江双线特大桥
年12月建成通车。是当时广西境内最长的双线铁路大桥。代替老的柳江铁桥,成为湘桂铁路上的重要跨江桥。
广雅大桥
造型优美,像展翅欲飞的海鸥,获得鲁班奖。
龙头柳江特大桥
年建成。位于柳江河下游白沙镇龙头村,是柳梧高速跨柳江的重要桥梁。
后生可畏年——在建和规划待续未完
开工白沙大桥
年开工,建设中。主塔高米,似门形,被誉为“柳州之门”。主塔3米大直径的钻孔桩,广西首例,全国少见。
开工官塘大桥
开工,建设中。为提篮式无系杆钢箱拱桥,大桥拱座基础能承受吨水平推力,为当前世界之最。
规划中凤凰岭大桥
准备开工建设。外形美观,为风雨桥样式,中间预留轨道交通空间,建设期预计3年。
规划中三门江跨江桥
规划建设。位于三门江大桥上游约20米处,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矮塔斜拉桥,桥面上设置轨道梁,为轻轨桥。
规划中白云大桥
规划建设。在静兰大桥、阳和大桥之间,起于白云路与燎原路口,沿白云路跨越柳江,接入阳和中路,线路全长约3.7公里。
来源丨南国今报
值班总编丨陶海华
值班主任丨刘山
值班编辑丨陈文燕
出品丨南国今报全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