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凝视着桌上的不知火和春见,思绪不禁飘向了四川的这个神秘小城。
这里自唐代起便被誉为“贡柑之地”,而今又成了“中国晚熟柑橘之都”。种类繁多的“金果果”充分展示了这个“天府之国”的丰富底蕴。
这不仅是四川的“柑橘之城”,同样也是中国泡制技术最佳的城市。
一个又一个小坛中,泡出了“川菜之魂”,泡出了四川的味道。
这里还是一个充满山水与文化的城市。
群山环抱,江水悠悠,显露出这座“千年学府城”和“进士之乡”的独特魅力。
此外,这里还拥有一串长长的荣誉称号:
中国七大美食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等等……
但这里最重要的标志,是苏东坡!
没错,这里就是眉山市,古称眉州,一直是苏东坡深情怀念的地方。
打开眉山的密码是“东坡”。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位诗人虽已逝,但新颜的眉山将苏门三父子的足迹深植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那“东坡”二字。
漫步眉山,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处于东坡的包围之中。
有以东坡命名的行政区、住宅区、学校、大道、广场、公园、酒店、餐馆,还有以东坡命名的美食,如东坡泡菜、东坡肘子、东坡扣肉和东坡鱼……
眉山的城市象征是东坡头像和瓦当的结合;苏家的故居今天被称为苏三祠;东坡一直向往的远景楼,依然矗立在岷江畔……
而在三苏祠附近的道路中,包含了东坡曾抵达的每一个城市:凤翔西路、赤壁大道、杭州北路、密州东街、儋州路、黄州路、常州街、登州路、定州路、徐州街、惠州路、湖州路……
千年前,苏东坡带着家乡的钟灵毓秀走遍南北;千年后,眉山将东坡的足迹融入了它的街巷。
眉山对于东坡,是诗文百首也难以尽述的眷恋;东坡对于眉山,不仅是历史名人,文化符号,引以为傲的资源,更是开启眉山的一串“密码”。
眉山,怎样的地方,孕育了如此的东坡?
苏东坡曾经走遍天下,见过无数山水,却总是不忍心不提自己的故乡。在东湖留下诗句“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在庐山又想起家乡,写下“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的感慨。
即使是天上的云、地上的花,也让苏东坡想到了自己的故乡,所谓“无乃好事移西蜀”。
究竟是怎样的眉山,让苏东坡一生难忘;又是怎样的眉山,孕育了这千古第一风流人物?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南界以峨眉山、瓦屋山等群山为界。
岷江从南向北贯穿眉山中部,青衣江从西向东流过眉山西部,共同滋养了这片“白鱼紫笋不论钱”的富饶之地。
这些山水塑造了“古之胜地”“秀气所聚”的眉山。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战乱频发时,使眉山成为了一方平安的天堂。此地百姓安心务农,学子勤奋读书。
两宋时期,眉山以名进士的记录,被宋仁宗赞道:“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宋代,这里还是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
除了著名的苏氏三父子外,眉山还培养了唐庚、苏过、苏籀、程垓、李焘、李壁、李埴、史尧弼、程公许、家铉翁等历史名人。
东坡的忠实粉丝陆游曾这样描述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眉山的灵气不仅存在于城中随处可见的竹林中,其地标三苏祠采用“两分竹,三分水”的园林布局;代表东坡的眉山常以竹自喻,他一生画竹、咏竹;眉山青神县拥有一片独特的竹林湿地,面积超过亩,栽种了多种竹。
眉山的灵气也在城外的瓦屋山上。瓦屋山与峨眉山齐名,被称为“蜀中二绝”,它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平顶桌状山,被誉为“高山杜鹃花王国”,是“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南大门”。
眉山的四季各具特色。春天来临时,可以欣赏到百花盛开的美景;夏日则可在茂密的树木中避暑;秋天山上红叶遍地,色彩斑斓;冬季则变成了观赏雪景、玩雪的理想地,拥有冰瀑、冰帘、雪凇、雾凇……成为一个冰雪王国。
还有“峨眉半山”七里坪、峨眉山姊妹山老峨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川西第一海”黑龙滩、彭祖山长寿文化园、“烟雨柳江”的柳江古镇、“
千塔佛国”的槽渔滩……无一不显示着眉山的灵气。
眉山,文化与美食并重!
作为当年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青年,苏东坡不仅是诗人,还是位厨艺高超的美食家,而眉山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即使在美食丰富的四川,眉山依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川人常言,泡菜是川菜之根,豆瓣是川菜之魂。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眉山是中国泡菜之都,全球最大的泡菜生产基地,并拥有最传统的豆瓣酱制作技艺。
眉山必尝的美食中,不少都以“东坡”命名。
例如,东坡为怀念故乡鱼脍而创的东坡鱼;以眉山炖膀为基础制作的东坡肉;味道浓郁的东坡肘子;
此外,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值得一试:
彭山甜皮鸭,甜皮鸭以其独特的咸甜卤味深受欢迎,令人难忘;
以及包裹在玉米叶中的丹棱冻粑,外表普通,却是四川人心中的佳肴。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眉山对他而言,是梦中也想归去的故乡。
在他乡终老的东坡,可能未曾想到,千年后,他以另一种方式遍布故乡,诠释了今日眉山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