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柳州市5个国控断面在全国个国控断面中表现优异,从全国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取全国第三,广西第一的好成绩,这是今年1到5月地表水排名短暂落到全国第四后,再次重回三甲。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柳州市以“水十条”终期考核为目标,以全力冲刺的姿态,推进柳江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坚决整治流域“四乱”问题;持续加强全市工业集聚区及重点排污企业监测及监管,确保污染排放的有效管控;推动市区4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37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排查,摸清底数建立问题清单;巩固竹鹅溪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竹鹅溪“长制久清”;完成我市9条重点小流域水环境调查与评估及综合整治方案,通过实施整治,为保障我市干流的水质保驾护航;着力开展船舶水污染防治工作,防治流动的船舶污染物对水质污染影响;全力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同时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水管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展开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推进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及管理。据了解,为如实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强化信息公开,生态环境部于年首次发布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柳州在年位列全国第二。值得一提的是,该榜单创立以来,柳州从未跌出全国前10。今年1至6月,柳州地表水16个监测断面(国控断面5个,区控断面5个,市控断面6个)水质均满足G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及以上水质要求,上半年排名稳居全国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