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两天
途经柳江大桥的市民有没有发现
柳江大桥旧貌换新颜啦
桥梁也变得更加美观
柳江大桥,又称柳江一桥,桥梁全长.04米,从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
近日,为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市对城市主要门户路段进行景观提升,市政设施维护处对柳江大桥桥面道路进行品质提升改造。
先来一段视频
过过眼瘾↓↓↓
本次提升改造采用沥青“热拌薄层罩面”新工艺,在原有桥面加铺一层超薄沥青耐磨层,以延长使用寿命,增加桥面的平整度和舒适度,改善了柳江大桥整体景观效果。
维修后的柳江大桥
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因桥面平整度高
交通标志线清楚
整体感观效果良好
说到桥
柳州的桥很多
正在使用的有19座
正在建设的有3座
这些大桥是城市发展的骨架
把柳江两岸连为一体
也给市民生活带来快捷与便利
记者覃科 摄▲
翻开《柳州市城市建设志》,记者发现,我市正在使用的19座大桥中,除了柳江大桥与湘桂线柳江铁路特大桥,17座大桥的通车时间集中在年至年。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之后,柳州有17座大桥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年还有2座大桥即将竣工通车。近期
记者将走访多位与桥梁建设、养护有关的工程师
了解柳州“桥梁博物馆”的那些事
柳州铁桥▲
“40年,从建筑行业从业者的角度看,柳州桥梁建设的主要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很有意思。”市城建集团总工程师刘金义说。
衡柳线柳江双线特大桥▲
年,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实力和建桥技术还不高,桥梁建设材料,尤其是钢材,仍相对匮乏。为了建一座大桥,勘测设计人员都要反复推敲,有时候不惜绕远路选择河流最窄位置作为建桥地点,就是为了节省投资。那时,建桥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水泥、木材,评价一座桥梁设计方案好不好,仍要看这个方案是不是节省钢材。
衡柳线柳江双线特大桥▲
在《柳州城市建设志》中,关于河东大桥有这样的记载:年开工、年竣工,耗用钢材吨、水泥吨、木材立方米。同一本书中,年开工、年通车的文惠桥,已经没有了耗用钢材、水泥、木材的评价指标。
符俊摄▲
“现在的桥梁设计方案更注重安全、造型美观,选址也主要考虑便民及适应城市发展的交通规划,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消耗已经不是评价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指标了。”刘金义说。
符俊摄▲
改革开放40年过去,柳州城市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桥除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通行需求,其造型和建造技术也变得大不相同。从河东大桥、壶东大桥的朴实外观,到白露大桥、广雅大桥的动感造型,再到白沙大桥、官塘大桥的“柳州之门”,每一座新桥都是柳州的新地标,让市民的生活更便捷、让城市景观更美丽。
来源:记者侯静雯李书厚通讯员汪世江叶剑明
部分图片及视频由市政设施维护处提供
市委宣传部主管柳州日报社主办
柳州发布ID:gxlzrb柳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陈一一
校对:董颖佩
责任审核:计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