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说家乡柳州ldquo桥梁博物

方言说家乡

柳州--“桥梁博物馆”

提到柳州这座城市,我们大多数人脑子里浮现的关键词应该就是:螺蛳粉、夜景、紫荆花。但柳州还有“桥梁博物馆”的美称,目前柳江河上建成、在建、规划建设的跨江大桥已达到24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了解一下吧。

柳州铁桥

年建成,年重建。是年纪最大的桥梁。现在主要通行货运列车。

柳江大桥

60年代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同样也是柳州市第一座横跨柳江的城市道路大桥,柳州人称她为“一桥”。

河东大桥

广西首次采用顶推法施工的桥梁,也是当时国内一联顶推最长、最重的一座桥梁。柳州人习惯叫她“二桥”。

壶东大桥

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梁桥。仅用1年零50天完成施工,创造了广西建桥史上一个旱季建一座大桥的最快速度纪录。柳州人昵称她“三桥”。

静兰大桥

年建成,年改建,年底改建完毕。解决了国道、三门江渡口的交通堵塞问题,是当时国内实施改建规模最大的跨江大桥。

壶西大桥

为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广西第一座城市道路斜拉桥。柳州人昵称她“四桥”。

文惠桥

年建成,年扩建,年扩建完毕。是广西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抢眼独特的双虹姊妹桥,丰富了柳州桥梁的内涵。

洛维大桥

第一座跨越柳江的高速公路大桥,是柳南高速公路在柳州市区内的一条重要桥梁。

双冲大桥

是当时柳州市车道数最多、最长、最宽、最高的一座桥梁,获鲁班奖。

红光大桥

年建成。是广西第一座悬索桥,也是柳州当时单跨最大的桥梁。

文昌大桥

为变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与双冲大桥相同,打破了柳州建桥史上追求“一桥一式”的传统。

螺丝岭大桥

年底建成。是柳州北环绕城高速路上唯一的特大桥。

阳和大桥

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三门江大桥

鹧鸪江大桥

我国首座单主缆斜吊杆地锚式悬索桥,是柳州惟一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两个建筑大奖的桥梁。

白露大桥

与鹧鸪江大桥,北外环道路同一天通车,连通柳南区、柳北区、城中区河东片区。是当时国内市政公路钢桁拱桥梁中桁间距最大、跨度最大的桥梁。

柳江双线特大桥

年12月建成通车。是当时广西境内最长的双线铁路大桥。代替老的柳江铁桥,成为湘桂铁路上的重要跨江桥。

广雅大桥

造型优美,像展翅欲飞的海鸥,获得鲁班奖。

柳江龙头特大桥

年建成。位于柳江河下游白沙镇龙头村,是柳梧高速跨柳江的重要桥梁。

白沙大桥

年开工,年建成。主塔高米,似门形,被誉为“柳州之门”。主塔3米大直径的钻孔桩,广西首例,全国少见。除此之外,因为外形似戒指,她还是一座知名的网红桥,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合影打卡。

官塘大桥

开工。为提篮式无系杆钢箱拱桥,大桥拱座基础能承受吨水平推力,为当前世界之最。

在建和规划待续未完

规划中凤凰岭大桥

年开工建设。外形美观,为风雨桥样式,中间预留轨道交通空间,建设期预计3年。

规划中三门江跨江桥

年开工建设,预计年年底建成。位于三门江大桥上游约20米处,桥面上设置轨道梁,为轻轨桥。

规划中白云大桥

规划建设。在静兰大桥、阳和大桥之间,起于白云路与燎原路口,沿白云路跨越柳江,接入阳和中路,线路全长约3.7公里。

柳州的每一座桥都代表了中国当时的建桥技术。到了柳州,螺蛳粉是要吃的,但是这些桥也一定要去走走看看的。

注:编者柳州话发音较不正宗,望海涵。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音频:覃含

编辑:覃含

审核:周恒

总编:唐七元

往期精彩回顾:

跟我说方言

柳州话特色字词及说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jiangzx.com/ljxtq/10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