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还记得这首童谣吗?当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唱响它时端午节就到了又一年五月初五愿大家端午安康!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受“闰四月”影响今年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之一你知道端午的名称、习俗蕴含着哪些文化寓意和精神吗?一起来看看↓↓↓端午有多少种叫法?“端,物初生之题也”——《说文解字》“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指的就是“初五”而按照干支历法五月正好是“午”月“五”、“午”同音“端五”后来也被称为“端午”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五、五相重因而也叫“重五节”、“重午节”有的地方也叫“五月节”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万亩荷花吴传明摄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洪雅县柳江古镇衡昌辉摄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诗词中的端午在中国,和端午有关的诗词很多比如以下几首↓↓↓李隆基《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元稹《表夏十首》(其十)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广安市武胜县花海夏俊林摄文天祥《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衡昌辉摄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习俗知多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就是粽子成都市马鞍路“粽子一条街”的粽子衡昌辉摄据传说,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广安市社区组织包粽子大赛张国盛摄近些年,网上总会上演粽子甜咸“大战”你是甜“党”还是咸“党”呢?如今,粽子的口味越来越丰富总有一款适合你成都市马鞍路“粽子一条街”衡昌辉摄除了粽子,全国各地还有赛龙舟活动内江龙舟竞渡邵明亮摄龙舟相传起源于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在我国一些地方,将端午前后的降雨称为“龙舟水”,认为龙舟水是“大吉水”。蓬安龙舟拔河郭安平摄端午还有佩香囊,挂菖蒲、艾草等习俗寄托着人们祛病除灾的美好期盼图据网友王炸裂很多地方端午要饮雄黄酒,你知道吗,过去四川人喝雄黄酒,喜欢在其中加入大蒜。四川人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盐蛋,过去还有打李子、取蟾酥的风俗。学者介绍,明清时期端午当天,人们会用少许铜钱买一大包李子,在成都内城的高大城墙周边开始狂欢。一时只见李子满天飞,打李子和被打中的人都一派开心。而取蟾酥,是因为古人认为蟾酥是重要的药物,有治疗痘疮的功效。老成都还有吃“五黄饭”的传统。“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鳝、黄鱼、咸蛋黄、雄黄酒,有的地方也以韭黄取代黄鱼。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食用“五黄”可以更好地驱毒辟邪。今年端午大家都是怎么过的呢?是在家包粽子、吃粽子,去江边看龙舟,还是和家人外出郊游呢?五月五日岚气开愿大家都收获美妙与安康!摄影郝飞衡昌辉邵明亮视觉四川夏俊林张国盛郭安平制图陈鹏袁嘉咛编辑王诗侠谭曦校对孙琪审核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