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种树

3月2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习近平强调:

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要组织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学习体验绿色发展理念,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什么种树这件事儿,

会重要到领导人都带头参与呢?

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有在清明时节

插柳植树的习俗。

史籍中,

关于古人种树的记载

比比皆是。

以下这些

由古代名人种下的树,

至今还茁壮挺拔。

李世民手植银杏

  

树龄约年,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下的古观音禅寺。逢秋冬叶落季节,“满地黄花堆积”,引游人纷纷前往欣赏。

孙思邈手植柏

  

树龄约年,生长在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南庵下院,树高2.5米、胸围3.95米,主干挺拔,纹理扭转,故称转纹柏。

李白手植银杏

  

树龄约年,生长在略阳县白水江镇青泥河小学院内,一雌一雄相距8米,雄树高28米、冠幅平方米。相传,为李白所植。

王维手植银杏

  

树龄约年,生长在蓝田县辋川镇白家坪鹿苑寺,树高20米、胸围5.20米。《蓝田县志》:“文杏馆遗址在寺门东,今有银杏一株,相传摩诘手植。”

中国人爱种树,

看来从古时候

就已经流行了。

对我们而言,

植树究竟有什么意义?

先看看一棵树,能给我们做些什么:

天可以蒸发千克水;

可制作大约千克纸浆,并产出卷卫生纸……

再看看一亩树林又能做什么:

放出的氧气可供65人呼吸一辈子;

一年可吸收各类粉尘20至60吨;

一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千克,并释放49千克氧气……

我国的《森林法》按照作用的不同,将森林分为五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也面临重重危机。

沙尘暴

雾霾

干旱

甚至是物种灭绝……

而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生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

2、防风固沙,涵养水土。不仅能改善水质,还能在丰水期滞洪蓄洪,枯水期调节水源。

3、吸收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4、减少噪音污染。一条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0—5分贝。

5、减温、加湿。炎炎夏日,躲到树荫底下纳凉,那叫一个爽~

6、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可如果有一天,世界上一棵树也没有,那么……

约万个物种将不复存在;

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

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加60%~80%,风灾造成的损失无法想象……

树,

不仅为我们遮阳挡雨,

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更在中国人精神世界中,

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

这些经典的古语、俗语,

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

通过植树这一行为

总结出来的智慧。

还有许多人,

以树为名。

鲁迅先生

本名周树人

晋代诗人陶渊明

号“五柳先生”

更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莹莹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

从古至今

以树明志传情的文学作品

更是多不胜数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朝文学家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一文中,借一棵枇杷树寄托了对妻子的哀思,感叹时光的流逝。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笑谈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号召和组织乡间闲散劳力开荒垦地,植树造林,带头在柳江边广植柳树,还写下了一篇《种柳戏题》,传为佳话。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种树狂人”白居易,据说官做到哪儿,树也就种到哪儿。他还从“养树”中悟出了“养民”的哲理。

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宋代文豪苏轼,也酷爱种树,这首《戏作种松》写的就是他年少时栽种松树的情景。

与树有关的文字,大抵都寄托着坚毅、高洁的信念。这也正是中国人传承至今的美德。

作为世界上“最能种”的民族,我们可以说是把种树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除了“正常”的种植,咱们还……

边远荒漠?种!

图中的这对硬汉父子,7年来,在腾格里沙漠造出了0亩绿洲!

海岛?照样种!

对,没错,这是在南海种树的场景。就问你厉害不厉害。

树,为我们供给生命的所需,也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家园,更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春天来了,种一棵树吧。

监制:刘洪

作者:陈子夏

编辑:关开亮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







































娉曞浗鏁忕櫧鐏?
鍖椾含鍝不鐧界櫆椋庢不寰楀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jiangzx.com/ljxxw/38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