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有效课堂,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共同提升。11月30日,柳江区小学数学学科专家组到新兴第二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新兴小学、新兴第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柳江区壮语文学校附属小学覃春桂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主动挑起送教重担,为六年级孩子们带来精彩的《为什么这样算――加减法复习课》课堂。
为提高团队成员教研教学能力,让参加活动的老师不虚此行,覃春桂老师带领课题组的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本质,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精心准备教学用具,对本节课进行两次试教。在试教、研讨过程中及时与老师们交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力求设计出更完美的教案。
覃春桂老师第一次试教覃春桂老师第二次试教
听课老师们细心聆听,做好记录,积极参与研讨。
覃春桂老师以大问题“为什么这样算”作为线索,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为什么可以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为什么要先通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小数点对齐?”、“计算整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这4个问题串联起来,启发学生边计算边思考加减法计算的道理。在这个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自发性的参与,每一个知识点都内化到了课本,知识点与练习之间产生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课堂,并能够主动思考,从教师“教”转化为学生“学”,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加强对知识概括能力的培养。一堂课下来,覃春桂主任做到了既传授了知识,抓住了知识的根、学生的根又启迪了智慧。
看,孩子们开动脑筋思考、积极发言的样子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课后,专家组成员以及老师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议,大家各抒己见,新的思维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发生,教师们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
柳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教组教研员廖利涛老师最后指出,在“双减”政策形势下,老师们更要抓教学本质,把共通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化教学,优化教学质量。比如计算教学中不同的数虽然计算方法不同,但计算道理是一样的。今后的计算教学中还要注意算理算法并重,既要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又要启发学生说出算理。廖老师简洁的总结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指引了方向。
老师们的第一次研讨心得老师们的第二次研讨心得
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城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研讨,促进城乡教育共同提升。希望全体教育人在“双减”背景下,更加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用持续踏实的努力经受考验,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柳江区教学与教研质量,给家长和社会交上一份更满意的答卷。
图文:饶文清审稿:覃柳丽编辑:刘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