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文
财经网产经讯在新消费加速食产品风潮的影响下,螺蛳粉已经摘得“网红头衔”多年,虽受到众多年轻人的爱,但产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产品同质化倾向等问题,或依然是制约多个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2月6日,“柳州一年寄出螺蛳粉过亿袋”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相关内容显示,“网红”美食螺蛳粉已经成为柳州的城市新名片,最新的邮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8日,通过快递渠道寄出的袋装柳州螺蛳粉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品。今年1月至10月,柳州袋装螺蛳粉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44.12%;根据柳州海关数据,出口的柳州螺蛳粉批,出口额约万元,出口额同比增长42.8%。同时,柳州螺蛳粉上下游产业、预包装螺蛳粉和实体门店销售均突破亿元。
柳州螺蛳粉的“出圈”,是时间的积淀和各方努力的结果。前瞻经济学人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年《舌尖上的中国》将螺蛳粉这一地域性食物推至观众眼前,之后随着其他美食节目的跟进,螺蛳粉逐步开始占领部分消费者的心智。
随后几年在多方的引导下,加上企业打造品牌意识的觉醒,螺蛳粉开始迅速发展,并长久稳坐网红的位置。公开报道显示,年年底,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达到.60亿元,较去年增长68.80%,日产量最高达万袋。袋装柳州螺蛳粉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螺蛳粉热潮,加上“宅经济”的影响下,入局者越来越多。《螺蛳粉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目前,市场上的螺蛳粉品牌逐步划分出了柳州本土螺蛳粉与非柳州本土螺蛳粉。比如,柳州本土的螺蛳粉品牌包括好欢螺、螺湘百味、螺霸王、柳江人家等;而李子柒、食族人等非发源于柳州的品牌,也都走红了网络。
螺蛳粉“实火”,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发展瓶颈,而排在第一位的正是食品安全问题。袋装螺蛳粉中存在异物则是引发投诉的“重灾区”。财经网产经在黑猫投诉上发现,螺霸王多次被消费者投诉称存在食物发霉、吃出异物等问题;网友也投诉网红品牌李子柒螺蛳粉称,从旗舰店购买的螺蛳粉中存在大块线头异物、吃出皮筋等。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网站截图
天眼查app显示,今年7月份,柳江人家螺蛳粉关联公司“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还曾因一款螺蛳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被处罚。近期,还有消费者在小红书上发帖称,其煮了好欢螺品牌螺蛳粉,吃了一半才发现里面有“虫卵”。尽管随后好欢螺多次回应,并在最新的回应中称确认各生产环节均符合标准,未发现异常。但仍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买好欢螺了。
此外,随着螺蛳粉的进一步走红,依托代工模式下,一些产品也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特别是因为螺蛳粉配料基本雷同,多个品牌都选择了在柳州找代工厂等因素,更加剧了消费者对螺蛳粉品牌之间“名称不同,内容一样”的观感。
随着方便速食产品种类的增多,消费者可选范围的增加,螺蛳粉品牌想突出重围,或还需将食安红线和差异化策略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