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9/5773078.html5月14日,刚上完早自习,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赵河小学六年级的李瑞琪同学,早已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悄悄地把书包里的画笔拿出来数了又数,盼望着第三节美术课快些到来。上午10点40分,教室里欢呼雀跃,孩子们簇拥着从瓦屋山学校前来“走教”的周玉冰老师来到讲台,看着周老师寥寥几笔,一幅惟妙惟肖的卡通画就呈现在黑板上。而在此时,另一个教室里,前来“走教”的音乐老师伍姝正带领孩子们编排“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孩子们在伍老师的指导下,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洪雅县赵河小学,地处洪雅县南部山区,距离县城40余公里,学校6个年级,10名教师,没有一个专职的音乐和美术老师。如果退后一年,能给孩子们上一堂这样的艺术教育课,学校老师想都不敢想。而发生这样的变化,得力于洪雅县正在探索实施的“学区制”改革。谈到洪雅的乡村教育,洪雅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冯学东很有感触,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空心化加剧,“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现状在洪雅县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果将洪雅县的版图进行对折,柳江镇刚好处于版图中心,柳江镇往南,多平方公里,目前只有2所初中、7所小学,学生人,其中赵河学校就由过去多人,锐减到现在仅有的73人。学校过于分散,师资不平稳,质量不均衡,加剧优秀教师和生源不断流失。“校长不容易、教师不愿意、学生不乐意、家长不满意。”赵河小学校长陈勇对当前的乡村教育现状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如何破解乡村教育的难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的红利?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精神,洪雅县按照“做强两个中心,以强提质;做优三个学区,以城带乡”的思路,率先在柳江片区先行试点“学区制”改革。将地域相邻的相关学校集中组建成一个学区,通过改革现有模式推动片区教育发展。洪雅县在找准乡村教育薄弱的主要症结后,提出了“统筹资源、组团发展”的办学思路,探索推进“”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即:组建一个学区,办好三类学校,实行五个统一,达到一个目标。组建柳江学区管委会,让分散的学校迅速团聚了起来。明确将部分人事权和财务权下放给学区管委会,保障工作推进。花溪中学是眉山市优质教育集团成员之一,有了名校领办,让洪雅县“学区制”改革的底气更加充足。坚持服务群众,科学布局调整,办好三类学校。为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又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洪雅县按照由易到难、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学校布局调整进行大胆的规划。首先,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原来的每个乡镇都至少办好一所幼儿园,同时作为城区优质公办幼儿园的结对园,在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带动下,办园质量迅速得到提升。其次,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规划将8所小学撤并为3所小学,对于人以下的学校,先作为中心校的分校保留,然后再逐步将学生集中到中心校。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让学生到条件好的地方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和赞同。再次,坚持全部集中的原则,整个学区办好1所初中(花溪中学),实施全寄宿管理,为家长减轻教育管理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