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潺潺、田畴青青,莲池鱼戏、稻畦蛙鸣……柳州市的南环路与白莲机场之间,处处呈现这番美丽景致。
自古以来,那里就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纵横交错的水网河汊,与广布的稻田、荷塘,以及千姿百态的石灰岩山峰,共同形成了美不胜收的喀斯特岩溶湿地景观。
柳江县基隆村三定屯附近,好一幅秀美的湿地画卷。
城南湿地河流的恩赐柳州城南这片湿地,东起都乐公园,西至湘桂铁路,区域内有九曲河、迴龙河蜿蜒流过,柳南区的门头村、帽合村,柳江县进德镇的三千村、四连村、槎山村,以及拉堡镇基隆村的一些自然屯,都坐落在这两条河流的水系范围内。
九曲河、迴龙河之间,汊河、灌渠交织成网,如此得天独厚的水乡环境,造就了柳州历史上响当当的“一都米”。
柳江县基隆村三定屯附近,湿地与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相交辉映,渔夫在水面撑竹排打鱼。
柳江县进德镇波涛屯的湿地。
柳江县进德镇波涛屯的湿地,逗留着不少迁徙的白鹭,它们在田野里自由自在。
自西向东缓缓流淌的九曲河与迴龙河,在鱼峰区的大桥村一带合流汇成响水河,最终注入柳江。
打开卫星地图可以看到,这条柳江支流下游段的千亩湖和洛维社区,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其实,那都是洪水泛滥留下的遗迹,一些远古留下的河流旧道,在经过人工挖、填、隔断后,改造成了成串分布的水洼、池塘,在卫星地图上清晰可见。
柳江县进德湿地中,特有的水草。
柳江县的湿地水系中,还有不少狐尾藻,这种水生植物可有效净水。
九曲河、迴龙河的上游,三斗河、北弓河、鱼龙河、恭桐河等支流呈扇状分布,覆盖了三都、成团、百朋等乡镇。
每年汛期,上游大量汇集来水,远远超出了下游河段的泄水能力,就会溢出河道,形成洪水。柳州城南这片湿地,就是在古代无数次的洪水泛滥中渐渐形成的。
千百年来,人们在整个九曲河、迴龙河流域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上游的大量来水被分流用于灌溉农田,下游洪水得到控制,许多湿地都被开发成了膏腴良田。
柳江县基隆村湿地,与附近山体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湿地退化洪涝将会接踵而至尽管如此,位于九曲河、迴龙河中下游的柳州城南区域,还是留下了不少永久性或季节性的自然湿地。而那些常年浸泡在浅水之中的稻田、荷塘,同样也属湿地范畴,是与自然湿地相对应的人工湿地。
湿地具有多种独特功能,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资料显示,一公顷的湿地生态系统,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湿地一旦退化,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近年来,九曲河、迴龙河流域的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都在加速收缩。
由于地处城郊,那里的湿地不断遭受基建项目和工程弃土的侵占蚕食,加之许多原本用于种植水稻的农田改为种菜,各种隐患开始显现。
该流域下游的大桥、洛维片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内涝,就连附近白莲机场也曾遭到洪水侵袭,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与柳州城南湿地收缩有关。
近期,柳江县撤县设区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欣喜之余,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九曲河、迴龙河流域的大片湿地,遭到侵占和破坏风险也将随着撤县设区不断加大。
如果那片湿地也被开发硬化,没有了能蓄洪防旱的“大海绵”,洪涝灾害就将接踵而至。
区内8市已有国家湿地公园为了避免湿地成为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导火索,我国制定专门的湿地保护政策法规,计划在年前,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万公顷。
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9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柳江县进德镇四联村湿地,村民在湿地中种植稻米,构成一幅美丽湿地风光。
在广西,南宁、桂林、北海、梧州、河池、百色、崇左都拥有了自己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其他6个城市中,钦州、来宾已启动申建国家湿地公园,玉林、防城港拥有湿地公园,贵港也将启动建设湿地公园。
在这方面,柳州市的步子显得有些滞后。
该市曾于年提交申请材料,但因拟建的红花谷国家湿地公园与西江黄金水道有重叠,最终未能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核。
此后柳州没有申建新的国家湿地公园,而城郊的湿地却在不断遭到侵占、破坏,着实让人感到痛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头一首写的就是湿地。
在柳州,人们同样向往这样的美丽“诗地”,可是如何避免湿地沦为“失地”,亟待厘清的问题还有很多。
柳江县基隆村武馆屯的河流湿地,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小桥,与湿地相交辉映,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