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柳州市区域分析与思考西南工业重镇的身

「来源:|YY评级ID:YYRating」

摘要

区域发展的基础,主要是基于区位和资源两个维度,前者如东南沿海、交通枢纽等城市,后者如部分资源属性城市。柳州整体资源深度有限,交通区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省内相较于南宁、桂林仍不突出,与华南中心珠三角融入性较弱。

经济产业方面,柳州整体体量位于自治区第二,为广西工业重镇,有一定产业基础,其中三大工业——汽车、冶金和机械规模占比较高,但从发展前景而言,皆不同程度陷入一定困境之中,产业转型升级较为迫切。此外,区域内金融资源深度有限,区域性银行只有柳州银行一家体量尚可(总资产亿元左右)。

人口房地产市场方面,市辖区人口维持在万左右,多年较为稳定,因此房地产与土拍市场自18年以来逐渐趋于下行区间,除城中区外其余市区土拍遇冷,房地产对于财税支撑能力有所下滑。

债务方面,区域平台有息债务位于自治区第一,债务压力较高;横向对比国内其余地市级城市来看,债务压力与产融结合程度匹配位于较后位置,但在中西部区域仍地位尚可。同时区域内平台数量较多,股权和管理权的多分离,平台整合以及债务化解仍需努力和时间。

综合而言,柳州相较于多数西南城市,尚有余晖的产业基础能够给予其一定支撑,经济实力尚可;但从未来而言,工业结构转型、债务压力去化、房地产市场陷入冷静的多重因子,叠加广西目前“重首府”的政策主线下,发展阻力不低,前路漫漫,仍需努力。

01柳州的区位与资源

从区位来看,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偏东北区域,分别与自治区内桂林、河池、来宾以及湖南怀化和贵州黔东南州毗邻,下辖五区五县,其中市区位于地级市行政区域南部,市区近似于位于自治区几何中心,距河池和桂林市区公里左右,来宾市区80公里。

交通方面,柳州为省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铁路就十三五铁路规划来看,既有铁路北上可至湖南永州(衡柳线)、怀化(焦柳线)等中南区域,西向则可经过河池到贵阳等川渝黔区域,南向则需经来宾方可到北部湾城市群。

高铁动车方面,目前经过桂林区域的线路主要有两条,分别是北上高铁衡柳线(km/h,接入京广线)至湖南衡阳,南下有动车柳南城际(公里/小时)至省会南宁。但整体缺乏东西走向高铁线路,无法直接融入华南中心——珠三角区域;20年在建的柳广铁路柳州-梧州段(时速公里/小时)或有望打破这种弊端。

河运港口资源方面,柳江贯穿全市,可常年通航吨级船舶,有内陆港口柳州港,下游可通过西江水系到达珠三角区域;主要货种包括柳州的钢铁原料及其制品、水泥、商品汽车、化工产品等。

矿物原料资源方面,柳州作为工业型城市,相对较为匮乏。具体而言,原煤、铁、铅、锌、铜、锡等矿产将仍然存在大的缺口,需要外部供给;石灰岩、白云岩、蛇纹岩、页岩产需平衡;重晶石、锰矿按限制产量生产,主要外销。

因此,结合区位和资源禀赋而言,柳州区域主要依赖的仍然是其区位交通优势。

02柳州的经济发展

2.1经济数据

经济数据方面,年柳州市GDP总额为3,.90亿元,同比增长1.5%,横向比GDP总额位列自治区第二,仅次于南宁,经济实力在广西各地级单位中较强,但从时间序列纵向来看,近年来受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增长略为疲软。

财政方面,除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增长,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年柳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亿元,降幅高达21.80%,增速在自治区内处于末位。税收占比61.04%,较18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6.97%,近三年持续下滑,且处于较低水平,总体财政质量一般。

2.2产业结构

①工业结构

柳州的产业结构来看,工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24亿元,占广西总工业的25%左右,其工业基础主要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例如从上海南迁的柳工集团等。因此,柳州本地资源对产业支持有限,相关产业生来带有一定政策指向性,新世纪以来发展面临一定问题,但所幸交通优势尚可,区域为广西核心工业区。

从数据来看,柳州自年以来多来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年为负;分解产业结构来看,柳州工业核心仍为汽车、冶金和机械三大块(日化已没落多年),但从总产值数据而言,20年分别下降11.9%、20.7%、4.4%,工业困局较为显著。

②金融深度

区域金融资源深度方面,广西层面整体有限,其中柳州区域内主要本地大行为柳州银行,其股东主要为区域内的各家城投公司,目前总资产规模为亿元;考虑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主体的现状,整体的资产端质量有一定担忧。

因此,展望未来的柳州发展,行业端面临的落后产能的淘汰升级压力,但需要明确的是产业非无根之水,柳州相较于自治区和西南腹地,仍然具有着一定固有产业优势,新生产业之花和旧有产业仍有一定期限的支撑,例如钢铁产业方面,柳州生处西南腹地,西可铁路通至贵州区域,南可水路直达华南珠三角区域,有一定需求深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面,柳州面临着“强首府”下南宁和北部湾区域一定的挤压,相应配套上的层级或受到一定钳制,多依赖自力更生。

2.3人口与房地产

人口与房地产方面,我们主要聚焦于柳州市区五区,首先我们来看目前柳州各区的特征和规划。目前,柳州市区的格局基调为“一主三新”,一主”代表了市中心城区(主城区),“三新”分别为柳东新区、柳江新区和北部生态新区。

柳州主城区,主要为城中区、柳南区、柳北区及鱼峰区的一部分。具体从细节而言,城中区为核心老城区,位于柳江“几”字内;柳北区为柳钢所在地,工业老城区;柳南区为五菱汽车和柳工集团厂区所在地;鱼峰区北部为柳东新城,南部与城中区隔江而望,原为工业基地。

柳东新区,与柳州国家高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实行合署办公,与老城区隔江而立,南为体育休闲、金融总部、商务会站贸易区,北建中欧产业园、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广西园等,汽车工业落地于此。

柳江新区,主要区域原为柳州市柳江县,16年撤县改区,定位为柳州市未来人口和产业转移承接区,主到产业为物流、居住及商贸等三产,规划纳入柳州市区建设一部分,但整体而言,发展远不及主城区和柳东新区。

北部湾生态新区,为柳北区内沙塘镇、石碑镇等地,定位为高新技术、高端服务等产业,但前路漫漫,目前仍以“纸上”为主。

人口维度而言,根据七次普查数据来看,柳州市辖区合计人口万人,人口规模,相较于南宁市辖区内万左右的人口,劣势较为显著,因此房价的支撑能力略显不足。

具体到区域内房价水平及走势来看,据相关数据来看,自19年以来房价属于下行区间,由“9”字头逐步回落至“8”字头,项目出现堆积,呈现出攻过于求装填,但得益于一定的产业和居民收入支持,价格回落稍晚于钦州、玉林等地进入下行区间一年左右。20年“三条红线”政策以来,区域内房企谋求以价谋量,部分头部房企纷纷降价营销,例如恒大、华润、融创等。

区域差异方面,城中区仍是核心地带,刚改需求下支撑仍存;柳北区原为柳钢所在区域,房企以旧改项目为主,相关项目开发建设周期长;柳南区稍远于核心城区,区内多工业园区,土地开发受一定约束,从定位而言非政府核心开发区。柳东新区为政府核心开发区域,但因远离核心市区房地产市场缺乏人气支撑,存量项目较多,淡市下去化较为困难。

落到土拍市场,城中区域内仍有一定支撑下,土拍市场热度不减;但外围区域,除却天然弊端外,如柳东新城等昔日热门地带土拍市场亦区域平静,甚至存在一定流派现象;因此区域内土地出让收入对于财税的的支撑性能力趋于弱化。

03柳州的债务与化解

3.1柳州的债务概况

截至年底,柳州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5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9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64亿元。年,柳州市YYratio为.16%,横向比位于自治区内第一,远高于其他地区,债务压力凸显。

纵向而言,自18年以来,柳州市各类口径下的负债率仍然逐年有所增长,债务压力持续增加。

从微观视角来看,以区域上市公司市值作为“区域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的替代指数,观察债务、预算收入以及相应产出之间的关系。柳州整体债务在地市级层面位于稍前位置,预算收入位于中位数水平附近,同时有一定上市公司资源深度,但体量较小。

3.2柳州的平台分布

从城投平台间的关系来看,柳州城投平台存在股权体系和管理体系存在不一致问题。根据20年7月国资委网站以及相关调研显示,柳州建投、柳州东通虽并表在柳州投控,实则分别由柳州城建、柳州轨交管理。

具体从国资委网站来看,17年柳州市根据功能整合后形成了九大集团,分别为:柳州轨交集团、柳州城建集团、柳州东城集团、柳州北城投资开发集团、柳州文旅集团、柳州农业投资集团、柳州水务集团、柳州金投集团、柳州产业集团,其中发债城投主要位于前面五大集团,具体功能如表。

3.3柳州的化债之路

从化债举措来看,柳州市的整体化债思路可拆分为“堵”和“疏”两个维度,个性化的思路有限。“堵”:(1)规范债务管理,制止存在风险的融资行为;(2)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包括安排年度预算资金向国有企业注资、统筹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等。

从化解进度来看,柳州市债务化解已有一定成效:截至年5月,全市隐性债务累计完成化解计划进度的.6%。截至年底,柳州市超额完成年度化解计划,且无新增隐性债务和债务风险事件。

但整体而言,柳州的存量债务去化依旧存在着较大的阻力,前路漫漫,尚需努力。

3.4平台债务压力对比

-年,柳州市城投平台整体负债水平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柳州东城、柳州投控两大主要平台负债较高且债务较实;而柳州城投、柳州东通、柳州龙建刚性债务规模较低。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jiangzx.com/ljxzx/16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