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与推广,着力讲好传播运河历史故事,打造世界遗产大运河濉溪“柳江口”宣传名片,9月20日晚,新编大型古装泗州戏《柳江口》在我县举行首场公演,为喜迎十九大献礼。
该剧是根据我市知名剧作家刘洪勇先生经过多年挖掘、整理、撰写的《柳江口》的原创剧本,由孙洪波老师、高文畴先生改编的反映隋唐时期大运河柳江口码头,一出反映隋唐大运河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历史剧。该戏共分6场、时长多分钟,叙述多年前发生在运河濉溪段柳孜码头一段鲜为人知的典型故事。
泗州戏作为安徽省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其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柳江口》创作团队,从今年5月份着手准备,历时4个月的时间,反复推敲剧本,经过多次排练,并邀请市县戏曲专家观演进行讨论。
这部《柳江口》是由咱们本土的文艺工作者倾心“烹饪”的一道文化大餐。来自县内86名演员、艺术家参加了演出,其中最大的74,最小的6岁。
充分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提炼、加工,围绕着运河文化这条主线,从立意、框架、结构、层次、包袱、悬念、人物关系上贯穿国学理念,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传递正能量,记住乡愁,守望民俗,弘扬濉溪运河文化,打造濉溪绿色文化产业,增加濉溪文化软实力。
曲折感人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博得现场近千名观众的阵阵掌声,反响强烈,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对于发展濉溪特色旅游,打造淮北城市名片,实现“四个濉溪”,繁荣濉溪文艺将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