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今天全国只有广西人放长假,
壮族“三月三”,五天呐,有没有很爽……
小编觉得,既然是咱壮族的节日,
去哪玩儿都不如留在广西,
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
今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广西文化旅游节在咱柳江设置了分会场,就在成团镇舟村,小编到现场收集情报的时候,还发现广西电视台、柳州电视台、柳州日报等媒体大咖也都前来预热报道,果然分会场的活动不容小觑啊。
那小编也要给大家送福利啦,
预告一下“三月三”舟村分会场的活动,
让大家放假不用出柳江,
舟村“三月三”也能尽情嗨。
↓↓↓
民俗演绎
“三月三”期间,在舟村的壮乡大舞台上将轮番上演颇具壮族文化的民俗表演,其中包括壮族铜鼓演奏、筒咚演奏等,还有民俗活动拜春社仪式。
01
铜鼓演奏祈福辟邪
铜鼓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鼓声浑厚悠扬。
今年“三月三”,舟村特地从“铜鼓之乡”东兰县,邀请来了铜鼓演奏第八代传人廖熙福老人和他的团队,廖熙福老人说,壮家人认为铜制器物有吉祥的象征,因此,都喜欢在身上带点铜。铜鼓则是壮家特有的乐器,但凡壮家有婚丧事,都会演奏铜鼓,意在祈福辟邪。
02
筒咚击打壮家人手边的乐器
在古时,铜鼓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重器,有钱有势的人家才会有铜鼓,而一般家庭则更多使用另一种竹制的打击乐器——筒咚。族人将竹子外层挑出四条类似弦一样的竹篾,竹篾首尾两头仍与竹身相连,在竹篾和竹身之间架上小竹块,沿竹身上下调整竹块位置,就可以改变筒咚的声音,也可以击打出类似敲击铜鼓的声音,这样大家就都能得到祝福啦。
03
拜春社仪式
社,在古代指土地之神,是华夏大地农耕文化的一部分,社按节气来分,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祈谷,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因此,每到春祈的日子,族人都会聚集在社庙,摆上社酒、社肉、社饭、社糕等,供奉社神社王,拜祭祈福。
壮乡婚俗秀
壮乡婚俗秀上,新郎身着壮家服饰,在媒婆的引领和众多接亲者的簇拥下,带着花轿前往新娘家去接亲。
新娘穿着壮家盛装,戴着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在家等候上门接亲的新郎。新郎和接亲团还要接受新娘家送亲团的考验,只有每项考验都通过了,新郎才可以抱得美人归啊。
(等候接亲的新郎)
(媒婆带路花轿跟随)
(接亲队伍带着彩礼)
(考验一:过河对山歌)
(要想接新娘对出山歌来)
(考验二:新郎踩高凳过竹篙)
(考验三:新郎过人墙)
(考验四:塞红包说好话)
(抱得新娘归背媳妇儿回家啰)游客体验美食制作
壮乡不仅有好玩好看的民俗秀,还有好吃的美食等着大家,游客们不仅能尝到软糯香甜的白糍粑、艾粑粑,形色俱佳的五色糯米饭,农家石磨井水豆腐,还能亲自动手磨豆浆、包糍粑,体验制作美食的过程。
(五色糯米饭美味又营养)
(快磨,一会儿就能喝上咱自己磨的豆浆啦~)
(制作艾粑粑随你搓圆捏扁)
满满一蒸屉
特有成就感
遍赏舟村美景
舟村在保留原有村貌、传承壮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了村落环境大改造,利用墙绘、木雕、稻草人、壮锦等极具民俗色彩的展品,无声的装饰着整个村落,哪怕是一条游船上,都可以看到极具民俗特色的手绘作品。所以,游客们在吃饱、喝足、玩够之余,还可以在村内漫步,感受整个村落散发着的浓烈壮族特色。
(民俗文化墙绘)
(房前有树,屋后有花潺潺流水,绕村而过)
(壮乡特色的农家乐)
小编列举的这些只是“三月三”舟村分会场活动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乡村趣玩,如滚铁环、踩高跷、摔陀螺、抛绣球、划竹排等等这些体验性的活动,大家就亲自到舟村感受一下吧,用一句壮话说,就是“秋晨蒙忙斗”,翻译过来就是“舟村欢迎您”。(梨子)
来源:微柳江
编辑:柳江油条妹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1毛!
拉到底部给小编竖大拇指吧!
谢谢么么哒!
大家都爱看●柳江这个小镇出名啦!被广西列为第一批特色小镇!快看是你家乡吗?
●柳江车主注意!这种情况下,副驾驶没坐人也算违法!
●头发多久洗一次最好?很多人不懂,难怪你头发越掉越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