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这些历史名人的家乡,你都了解吗

衡阳县自古以来名人辈出

经过时间的洗礼

他们的故居几经风霜却风采依旧

现在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让我们一起走入他们的家乡

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1湘西草堂

湘西草堂位于衡阳县曲兰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湘文化基因库。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年),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船山先生后半生在此潜修十七年,著书八百多万字,被誉为“东方黑格尔”、“中国费尔巴哈”。主要景点有湘西草堂、石船山、竹花园、船山墓庐、古柏、枫马、藤龙、洗砚池、湘莲观光园等。

2瑞芝堂

常大淳故居位于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谭印廓(即现今的瑞芝、新华、檀形3个村民小组),建于清道光十九至二十三年(~)。它坐北朝南,原本规划由瑞芝堂、潭印廓、灵芝堂三栋房屋组成,平面布置似品字形。谭印廓居下右,瑞芝堂居中,两栋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原规划与谭印廓隔塘相对,并用桥、亭相连,规模与潭印廓一样的灵芝堂,因年常大淳及其16位亲人同时丧生而没能建成。

3何隆庙

彭玉麟故居位于渣江镇和睦村何隆庙组。北厢房第三进,坐北朝南,2间2层,土木结构。年,因发洪水而倒塌,现存多平方米的地基及少量断壁。同地建有御书楼,坐东朝西,三进三横,有三道大门出入,两个天间,悬挂御书楼正楼正上方的“御书楼”三个大字为慈禧太后所赐。书院属砖石结构,三层,占地多平方米,进门有2米多高的汉白玉石大狮子两个。

故居侧边为赐福堂,是彭玉麟捐银两所建的彭氏家庙的一部分,有“赐福堂”三个烫金大字,第三进设祖宗牌位,其上悬挂的的“建节绥疆”牌匾是同治六年彭玉麟五十大寿时,慈禧太后亲赐的金匾,并加盖慈禧御章。还有当朝宰相曾国藩赠予的“光宗启后”匾和朝廷官员所赠的29块匾额。祖宗牌位后印有彭玉麟肖像一幅。

4久佳堂

谭上连故居久佳堂,坐落在衡阳县石市镇兴源村高铺组,距宇石寨约2公里,系清代建筑,原四进五横,共计房屋50余间。正厅建有五层诰封楼,正厅门上高挂御赐“将军第”牌匾,诰封楼第三层上悬挂御赐“御匾”。

5余家堂

夏明翰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区位于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衡阳市党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建设基地、衡阳市首批党性教育基地。故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余年,室内陈列着夏明翰烈士的铜像、诗稿等近件文物,还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为夏明翰题写的挽联和诗词。

6顺石湾

刘道衡与刘嵩衡为同胞兄弟,衡阳县库宗桥镇人。刘道衡故居位于渣坪村顺石湾,建于年,一进一横,正屋10间,杂房4间,占地面积多平方米。房屋前正面及屋垛墙均为青砖砌筑,其他墙为土砖墙,砖木结构,青瓦屋面,两条大门由条石构筑,坐北朝南,现仅存3间房屋。

7留孝堂

朱少连故居留孝堂,位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留孝组,一进两横,土木结构,有大小正屋、厢房共16间,土改时分出了一部分,目前尚保存小部分。四周绿树成荫,花开四季,环境优美,与王船山故居与湘西草堂刚好隔垅观望,0米距离,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杰出骨干朱克敏烈士的故居旧址亦相距不远。

8戴今吾故居

戴今吾故居位于福兴村戴家湾,故居通高7.37米,通宽24米,方向座北朝南,占地面积平方米,土墙、砖、木结构,布局宽三间,由此推断该锁头屋属民国建。年其孙戴明球对故居进行了一次维修。戴今吾故居位于衡阳县峋嵝乡福星村,正坐落在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峡谷之中,通向故居的是一条狭窄、破烂、高低不平长约一公里的泥巴路。故居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年),是一栋独体锁头屋,为典型的湘南民居。坐南朝北,木质结构,占地面积.4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深一进,左右配横屋,屋高两层,屋上无梁架采取山墙搁檩,盖双坡瓦顶。整个建筑二层均为楼梁木板结构,以木质板梯上下。该建筑从形制结构看,其简易的锁头布局,八方座瓜瓣鼓石础,朴素走方的前檐额枋和挑檐枋等建筑构件,均反映出明确的民国信息。原本土木结构的故居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日趋老化,随时有面临倒塌的危险,本世纪初期,戴今吾烈土的后代对故居进行了修缮,每年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9慈德堂

曾熙故居慈德堂,坐落在衡阳县石市镇石狮村石狮口,建于光绪十二年(公元年),系土木青砖结构,五进两横,共计49间房子。每进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长方体组合石柱。正厅前有御赐建筑牌坊,长1.5米,高1.2米,牌坊正中刻有钦赐“圣旨”匾牌,左右分别有“孝慈”“贞惠”牌匾,牌坊左右下方分别有石碑家书。

10枫树湾

王祺故居坐落于石市镇醒狮村的枫树湾屋场,独立院落,始建于民国之初。故居一进两横,正屋9间,杂房2间,系土木结构,青瓦屋面。由于一直有亲人居住,及时检修和改建,故居保存尚好,现由王祺的侄儿王翰、王聂居住。

11柳江大屋

刘惕庄烈士故居一一柳江大屋,坐落石市镇珠园村柳江组,系土木木构,一进两横,共有12间房屋,房前有禾坪、池塘、小溪,后山楠竹葱郁。家乡人们为永久怀念刘惕庄,特建烈士纪念馆一座,纪念馆距柳江大屋只1公里之遥。

刘惕庄纪念馆位于珠园村小学内,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刘义公祠建而成的。刘义公祠始建于年,典型的四合院式,青砖木结构,共23间房屋,约平方米面积。改建纪念馆,房屋建筑基本未动,只是稍作装修。年又进行第二次改建,全部红砖预制结构,房间改建成了学校校舍样式,共14间,建筑面积平方米。该纪念馆现保存完好。

12兰芝堂

陈墨西故居坐落于三湖镇兴隆村南芝组,故居为二层三间,后进为一排附属杂房及厕所,房屋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使用面积约平方米,属单居立户屋场,称为排楼屋式样,四周都有4根柱梁,系土木结构。土地改革时,被划为小土地出租,当时把三间房屋划一间半(右边)给本组农户刘桂生居住和所有。由于土木结构年久老化,在20世纪60年代初并拆矮。陈墨西20世纪60年代故后,因无人看管,于3年由刘桂生全部拆除,新建一栋预制结构的红砖房。

13钟增亚故居

钟增亚故居坐落在栏垅乡东库村吊楼组,现存两间土砖房,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房内陈设简陋,已无人居住,屋前房后杂草丛生,唯树木茂盛,四季常青。周边有诸多景点,如二龙戏珠、天平庵、仙井喷彩虹、葹仙岭、日月潭、美女洞、二泉映月、犀牛望月、白马庵、嫦娥追月、杜冲庵、增亚上人祖坟等。

14香花堂

金兰镇的香花堂是台湾前“行政院长”刘兆玄先生的祖居。香花堂地处衡阳县的边界(衡阳县金兰镇境内),西接邵东,北临双峰,人们称此处为“一脚踏三县”。这里名不见经传,却历来高官、博士、名流辈出。

香花堂始建于清朝初年,青砖碧瓦、雕梁画栋、规模宏大,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那时的香花堂共有三正七横,正是刘氏家族的祠堂,内设檀木浮刻龙风神龛,龛中刻有本宗刘氏历代先祖神位,左右镌刻祖训对联“遵祖训,克勤克俭”“教子孙,或读或耕”。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本宗有喜,香花堂的刘氏子孙皆会齐聚于此,焚香祭拜祖先。

15羊角塘老宅

老宅位于樟树乡连政村羊角塘组,始建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是目前我县保存较好的清朝建筑。据住在这里的几户人家介绍,这栋老宅原来是樟树乡连政村羊角塘组肖芳端的住宅。肖芳端生于清咸丰六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享年八十岁。肖芳端生前以学问高深而著名,自己又在外地开设粮行,家产颇为丰厚。当时修建这栋房屋是为了让自己老来有个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场所。

该建筑物具有典型的清民居建筑风格。共有一进四横,规模宏大。房屋主墙全是青砖砌成,其余墙壁底部亦为青砖,约一人高左右直至房顶部分为土砖结构。住宅堂屋地面均采用青石板铺砌,表面平整,结构富实。堂屋朝神台方向的两侧墙之间,距地面约两米多高的地方,安放着一块大型雕花牌坊,据说是当时用来烧香拜佛,供奉祖先的地方。堂屋两侧均是厢房,每一间厢房的门窗上都雕刻有不同寓意的各式图案,有花草、人物、飞禽走兽等,造型别致,美观大方。

图/爬上窗台的草、李根、乐道自天成、网络

转自:衡阳县宣传

赞赏

长按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白殿疯初期到底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jiangzx.com/ljxzx/67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