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2日,“第三届中国林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研讨会暨木材工业供给侧改革论坛”在柳州市成功召开。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叶克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巡视员蒋勇、柳州市副市长张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吕斌、柳州市林业局局长覃革、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会长李可夫等领导、专家,以及从事木材工业及其相关领域代表多人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以“林产品质量与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与木材工业发展”为主题展开了讨论。张齐生教授、叶克林所长分别就“桉树发展与中国林产工业”“木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作了专题报告,多位教授专家与兔宝宝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家代表对林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去产能、去库存、提质量、降成本”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会议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给大家解读桉树产业的发展及成就
张齐生教授指出,我国桉树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产值合计超过亿元。目前,我国木材行业主要以桉树为原料,其中制浆造纸行业万吨/年,占木浆40%;人造板产量万m3/年,占60%;桉树种苗年产量近10亿株,桉树专用肥产量多万吨……广西全区木材采伐量桉树占有很大的比重,年木材采伐量为万m3,其中桉树木材产量万m3,占70%。广西年产桉木单板近0万m3,木材加工总产值达亿元。
他表示,“桉树的引种与成功推广”在我国历经多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在桉树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否认”桉树的声音。但其实,责任不在桉树本身,桉树种植应该要加强规划和引导,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水资源状况,选择不同的优良品系,注意与本地的乡土树种相结合,保持生物多样性,避免营造大面积的桉树纯林,使桉树推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叶克林,引领大家对木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深度思考
叶克林强调,产品需要转型升级,还有多样化,不能靠产量来支撑企业发展,要靠质量说话,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生态绿色产品。
现场解答
“十三五”期间柳州市致力于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全面提升木材加工业,打造“八大”林业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万亩,正待招商面积为亩。重点建设广西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广西香杉生态产业园等园区。
据了解,柳州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8.8%;森林面积.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5%,在全区排名第五;活立木蓄积量达万立方米,在全区排名第四;有杉木林面积35.3万公顷,全区排名第一。有油茶林面积7.6万公顷,全区排名第一。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会议期间,入驻企业与广西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举行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会议上,还有多位专家作了《我国人造板质量状况分析及单板类人造板增值加工新趋势》《桉木、杉木优化增值加工利用技术》等主题报告,以及召开了“东西部木材工业企业发展交流座谈会”和“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胶合板会议”“国家标准宣贯会议”等几个专题会议。
此次会议部分代表参观了柳州市鹿寨县林业产业园、柳江县广西鑫恒晶木业公司等产业园和企业。
与会嘉宾考察参观柳州市鹿寨县林业产业园
与会嘉宾考察参观广西鑫恒晶木业公司
(来源:广西林网文/图梁嫚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