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共赢成长
——柳江区班主任校级工作坊团队能力提升项目集中研习
项目办.10
金秋十月,双节将结,项目办隆重举办柳江区班主任校级工作坊团队能力提升集中研习活动。建设校级工作坊不仅是柳江区“名班主任工程”一期、二期及高研班进一步的深入,更是柳江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推进柳江区校级工作坊建设,形成柳江区校级工作坊建设的种子将对柳江区教师队伍建设及各学校校本文化建设有重大作用。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柳江区“名班主任工程”的基础上,推进柳江区校级工作坊团队能力提升。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柳江区校级工作坊建设进程、经验分享及农村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和专业成长经验分享;另一方面是校园心理剧组织、设计、实施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图1:项目首席专家李红教授作项目解读)
一、听汇报,结良方
从年3月份柳江区已陆续开展校级工作坊建设工作。本次活动,来自柳江区14所中小学15个校级工作坊进来了工作坊建设汇报。从汇报中可以看出,每个工作坊都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并开展了扎扎实实的研讨活动,工作坊成员齐心协力研制了工作坊文化名片、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及研究主题。在听取了各工作坊的汇报之后,点评专家小组(李红教授、谭贤政教授、赵宏教授、党雪妮教授、韦琴丽校长)针对一些不到之处,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许多非常富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综合起来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工作坊发展目标方面。工作坊要根据所在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年度目标及阶段任务,并且要思考怎样才能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可物化性,可以使用逻辑框架图将相应目标任务的执行时间、责任分工、物化成果、考核标准等呈现出来。
2.在组员分工交流方面。工作坊成员要巧分工,善聚集。工作坊执行团队长对工作坊老师要从分了解,合理分工,确保人人有事做,人人做好事;在保证每位老师完成个人任务的同时,要善于聚集并实现工作坊任务目标,以推动工作坊持续发展。
3.在工作坊研修主题方面。工作坊要结合学校特色或需要制定研修主题,再结合具体班级以主题班会、校内外活动、观摩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系列化推进。如壮校附小的木棉花工作坊的壮文化,新兴小学樟香工作坊的香樟树文化都可以作为自己的研修主题。
4.在开展工作坊读书交流活动方面。所读的书要紧扣工作坊主题,要有选择、有需要的读书;读书要开展系列化的交流分享活动,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思辨会等交流分享活动。
5.在形成工作坊物化成果方面。各工作坊老师可以根据各自所在班级开展班级管理行动研究,并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研习活动。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不断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个人班级管理能力,凝练工作坊物化成果。
(图2:工作坊作汇报)
(图3:导师为工作坊建设出招)
二、学“心理”,促管理
为推进心理剧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项目办特邀南宁14中心理健康专业老师冯雪梅作《校园心理剧创作与实施》专题讲座。冯老师从心理剧的性质、创作心理剧的技术、心理剧的作用和价值及如何实施校园心理剧?四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本着“做中学”的理念,在结束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安排15个工作坊随机组建7个团队做主体不同的心理情境剧表演比拼活动。最终,拉堡中心小学的博雅工作坊和新兴小学的樟香工作坊组建的团队获得第一名。
(图4:冯雪梅老师作主题讲座)
(图5:工作坊老师表演心理剧)
(图6:谭贤政教授和卢静老师作专业点评)
三、齐分享、共成长
第二季《农村班主任大讲坛》活动邀请的主讲嘉宾分别是柳江中学的李耀锋老师、拉堡小学的潘文芳老师和里雍中学的韦寒泉老师。他们都是柳江区“名班主任工程”一期成员,现为该项目高研班“德智源”工作坊成员。三位老师用心研究,积极实践,在导师及同伴的协助和带领下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李耀锋老师所讲的主题为《“慢班”变形记》,李老师从抓学习、抓习惯、抓纪律、抓班级文化建设,抓班级活动五个方面阐释“慢班”蜕变为优秀班级的过程。潘老师所讲的主题为《经典落地,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她从以读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化三个方面讲述了经典在自己班级落地的方法,并卓有成效,深得好评。韦老师所讲的主题为《一个农村班主任的幸福转变》。韦老师则向我们展示了他从“得过且过”到“知耻后勇”,从“抓机遇,积极学习”到“幸福的教育”的成长、励志过程。
三位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还未开启的智慧;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愿做事的心。他们是各工作坊老师们学习的榜样。
(图7:三位老师作大讲坛活动,并现场回答老师问题)
(图8:赵宏教授作专业点评)
在柳江区教育局大力推动下,项目办专业带领下及导师组倾情指导下,相信通过建立、并形成具有吸引、有文化品味、交流共享、互助双赢的校级工作坊种子,不断加大校级工作坊的辐射与带动,对于从整体提升柳江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图9:书趣源工作坊老师与导师组合影)
(图10:臻善工作坊与导师组合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