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据《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要求,确立了莲花山未来成为城市“生态绿心和郊野型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定位。未来的莲花山片区将从“单一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向“复合生态保护与发展”转变,最终实现城乡与自然彼此共生、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双向渗透,莲花山将打造成为造福柳州市千秋万代的郊野型森林公园。
主要门户路段景观提升
以建筑立面整治、环境景观提升、市政设施清理改善、违建清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为重点,完成了柳州市火车站西广场至广雅路口沿线景观、柳长路沿线景观、凤凰岭大桥周边景观、市民服务中心园林景观、柳州东高速路口至文昌楼主要门户路段景观、柳石南出入口道路沿线建筑物景观、柳州市静兰大桥至柳州东高速路口景观、柳州市柳江出入口(柳江区柳堡路)景观、滨江路(江湾大道至古灵大道)景观提升工程等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
完善城市绿地建设
截止年10月市规划局已向市园林局先后提供了六批开发项目配套绿化用地的位置及范围,共处,总面积约.91公顷。目前已有柳钢北门南侧绿地、三十九中铁路沿线绿地等地块完成了“还绿于民”。在下一步工作中,市规划局将继续与市园林、国土、执法等部门加强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攻克整治难题,争取在建设花园城市工作中再创佳绩。
加快绿化项目审批进度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公园、绿地及重要景观节点的绿化景观提升,市规划局在审批相关项目时,开设“绿色审批通道”,截止年10月市规划局已完成康和公园、文庙广场及驾鹤小桃园扩建工程、柳东新区水上公园、雀儿山公园调整等公园、绿化景观项目规划总平审查。
完善北部生态新区各项规划
北部生态新区围绕柳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重要试点片区、生态环保节能绿色产业集聚区等定位,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对生态新区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等内容进行研究,提出重点建设地段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充分发挥新区示范引领集聚辐射的重要作用。
年积极推进广西工业设计城、北部生态新区湿地公园、北部生态新区农都生态谷、柳州市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为北部生态新区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做好准备。
推进白露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
(一)沿江居住片区
绿色宜居的沿江生活区及产业配套服务区为人居环境优美、尺度亲切宜人的活力江景社区以及柳州建设海绵城市、小街区密路网的示范区,也是“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新门户。沿江居住片区的特点:1、维持自然运行机理,建设海绵生态单元。2、尊重既有场地特征,营造紧密街道生活。3、功能混合,建设活力邻里社区。4、江城互动,塑造柳江门户形象。
(二)柳化、柳电改造片区
结合柳化搬迁和柳电关停,将柳化、柳电片区原规划工业、仓储用地调整为居住、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娱乐等居住及配套服务设施用地,优化了城市资源空间配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有效提升柳北片区的宜居环境,积极推动柳北片区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三)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突出片区“山、水、城”的特色,规划以北侧的远山为背景,以滨江绿带、公园绿地为面,以联系城市其他地区的主要道路的绿化通廊为线,以各主要道路交叉路口的街头绿地、小区绿化为点,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柳州市入选全国15个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地级市,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改革的要求,柳州市规划局聚焦于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为引领,努力构建用地集约、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的居住空间与社区生活圈。
柳州“花园城市”2.0版建设即将收官,
城市园林景观也将再上新台阶。
届时柳州将是一座花中有城,满城芬芳的城市,
这样的柳州让你心动了吗?
文章来源:柳州规划局、柳房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白癜风诊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