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绿化是当今环保工作重要的一环。其实,不光现代人,古人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种树的故事和趣谈。比如说皇帝会给不好好植树的人定罪,将军会把不爱护树木的官兵赐死,官员会经常带着百姓去植树,文人则把植树的成果作成大量诗篇影响后人......现在就来看看,这些花样的植树知识都有哪些吧~
植树皇帝
早在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掌权者就非常重视植树。据记载,西周皇帝为了推行全民植树,当时的朝廷特别设立了“林衡”和“山虞”等官职,对植树造林进行全方位监管。同时,为了让政策更好地贯彻下去,对消极抵抗的不植树者,制定了严重的惩罚措施:不种树的,死后不能用树木做棺材!于是百姓不得不乖乖种树去了。
一向重视农业生产的汉文帝、汉景帝父子对种树这事当然也不含糊,他俩曾九次颁布劝民植树之诏:“多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虽然听起来种树只是为了从大自然获取生活物资(食物和衣服),但换一个角度想,这何尝不失为统治者劝民植树的机智之道。
植树官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贬任柳州刺史时,一上任就“手植黄柑二百株”。他本人痴爱柳树,号召百姓在种好庄稼的同时,还带领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积种植柳树。当他离任时,柳州已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说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诗的后两句说明柳宗元植柳不仅是出于热爱,也是为了惠福当地的百姓。
植树武将
一代爱国名将冯玉祥不仅喜欢种树,还以军令保护树木。他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状:“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驻兵北京期间,冯玉祥亲率官兵四处植树,因此得了“植树将军”的美称。驻兵徐州时,冯玉祥作了一首护林诗来警告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如此真性情的诗句,可见“植树将军”爱树、护树的热情。
植树文人
中国古代文人也大力提倡种植树木,不仅仅由于自然景物常常是他们描写的对象,更是因为他们大多有着博大的情怀——既关心江山社稷,又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早期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