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叫“国际麻风节”,这是年由法国人发起,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麻风病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是不是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凶险
现在对麻风病的防治程度已到了怎样的阶段
麻风病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这些疑惑将在文章中得到解答
且往下看
概述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此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该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健康者如果与传染性麻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容易使麻风杆菌入侵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中,从而被传染麻风病。
2.间接接触:如果健康者的皮肤受到了损伤,而此时又接触了麻风病患者使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带有麻风杆菌的物品,则很容易因感染麻风杆菌而致病。
3.其它传染:麻风杆菌还容易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侵入人体,这些也是常见的麻风病传染的途径。
临床表现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现根据五级分类法,对各型麻风症状特点分类:
1.结核样型麻风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本型症状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
3.中间界线类麻风本型皮损的特点为多形性和多色性,且病变的方向最不稳定。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
5.瘤型麻风本型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散布全身,组织器官受侵的范围比较广泛。
因此,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较快恢复健康,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
预防
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在麻风病高流行区,劳动中避免手足皮肤外伤,也可预防麻风病。
同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并消灭麻风病。
四大误解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古老传染病,在全球至少有两千年的流行史,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找到医治这种疾病的方法,麻风病不再可怕,但人们仍对这种疾病存在着误解。
误解一:麻风病传染性很强
事实:在麻风病高流行区,普通人群感染麻风杆菌的现象比较普遍,但由于对麻风杆菌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发病。只有大约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可能会患麻风病。有资料显示,在夫妇双方有一人是麻风病的情况下,另一方感染麻风杆菌后发病的几率不到百分之五。因此麻风病的传染性与其它一些严重的传染病相比还是很小的。
误解二:麻风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事实:麻风病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麻风病人家庭中病人多发,是病人在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经与家庭成员长期密切接触而导致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病人家属对麻风杆菌缺乏足够的免疫力。据麻风病专家报告,将麻风女性病人刚分娩的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其婴儿可不发病。
误解三:麻风病难以早期诊断
事实:目前,麻风病可以做到较早期诊断。麻风病的延误诊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自身延误,大约占3/4,另一个是医疗延误,占1/4。前者是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风病,或者即使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由于交通不便或工作忙而不去找医生,造成诊断延误。后者是少数医生不懂麻风病知识,不会诊断麻风病,造成医疗延误。
误解四:麻风病无法治愈,四肢溃疡和残疾是麻风病必然的结局
事实: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家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抗麻风杆菌药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疗效显著。目前用这一方案已经治愈了全世界万病人。只要麻风病人早期确诊并治疗,及时接种疫苗,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知识小结
麻风病
一种慢性传染病
病原体是麻风杆菌
其传染性小,不遗传
95%的人有自然抗体
即使被感染也不会发病
但发现晚、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
易致畸残
因此
它既涉及医学问题也涉及社会问题
但无论怎样
人们都应正确认识疾病
平等对待麻风病人
为彻底解决我国的麻风问题
需要广大医务人员
和社会公众更广泛的重视和参与
使麻风病成为历史
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贡献。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白癜风会不会传染白殿疯病那家医院看的好